史永记,一位经营多年,有丰富阅历的耐火材料企业“掌门人”。但他却产生了“不当企业主,当股东”的想法,并且正在为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对此,许多人不理解。但在阳泉市郊区发改局局长段江涛看来,这是企业家观念开始转变的信号,或者说是郊区耐火材料企业转型的信号。机械手维修/天行机械手维修/STAR机械手维修/有信机械手维修/哈模机械手维修/东莞机械手维修/机械手配件批发
炼土成金,大企业优势尽显
探究史永记观念转变的缘由,还要从他的合作方金隅通达落户郊区说起。
“占地130余亩,车间整个区域干净而整洁,地面上整齐标注的黄、红等颜色很是鲜亮,它们是用来区分车间不同区域的。每个职工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区……”这与记者曾见过的耐火材料企业有着明显的区别。耐火材料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金隅通达宽敞的车间里工人却零零星星。
这个拥有着国际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年产15万吨均质合成耐火原料项目去年投产时就备受关注。
公司副总经理王锋自豪地说,他们主要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利用中低品位铝矾土和一些废弃的尾矿、碎矿原料,生产高端均质合成耐火材料原料,可以将资源利用率由原先的30%提高到90%以上,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延长矿山的开采寿命。
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多个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财富增值,搭上大企业的快车
史永记经营的华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是郊区远近闻名的企业,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颇具规模,且企业发展还在稳步提升。
大好的形势下,史永记却有了出人意料的想法:不做企业主做股东。
通过多年与大企业的业务往来,史永记的眼光看得更远,“要与大企业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借助大企业的人才、渠道、信息、技术等优势,把自己的财富更好地盘活起来,才能实现耐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一个村办企业起家,华岭耐材有限公司经历了倒烟窑改隧道窑,燃煤改燃气再改为天然气,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针对公司资本结构单一的状况,他们开始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耐材企业及大集团大公司合作,以实现资本结构的多元化,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资本问题、人才问题、市场问题,使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目前,正在与北京金隅通达耐火集团、北京索通碳素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谈判。
史永记告诉记者,虽然与大企业结合起来,看起来是自己说了不算,但实际上是保存了自己的财富和实力。
转型综改,耐火产业迎来新契机
该区发改局的局长段江涛认为,一个地区转型的基础,首先是企业家们的观念转型。史永记的观念转变,就是最好的体现。曾在几年前,针对郊区耐材行业的散而小局面,区里也曾试图进行整合,但企业家们各自为阵,搞了几年的整合只是虚拟联合。但现在企业主们有了这样的观念,并且正在努力的实现,这正是这个行业转型的信号灯。
东莞机械手维修|
辰星机械手维修配件|
东莞天行自动化机械手销售维修部
阳泉郊区铝矾土资源丰富,目前已成全球耐材行业的采购中心,这给阳泉郊区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机遇。
像金隅通达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阳泉郊区产业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也是郊区在耐火材料产业转型发展中的重点布局。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为了形成全社会参与转型发展的合力,在阳泉郊区的转型综改先行先试的方案中,针对耐火产业,区里就提出,要全面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规模,推进4个耐火企业联合体深度合作。重点实施金隅通达公司年产15万吨均质合成耐火原材料项目,同时在用地、税费、金融等方面给予扶持。
目前,郊区很多民营的耐材企业都有了联合国有大企业的诉求,他们希望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把好的项目引进来,借助自身优势,与大企业发展多元化的共同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