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带回深海客人 昨完成6963米下潜试验,明日冲刺7000米深度
6月22日,“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并安全返回母船。此次下潜试验中,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6963米,并取得3个水样、3个沉积物样,拍摄到海底生物并取回一个生物样品。据悉,“蛟龙”号初步计划在24日正式开展7000米深度下潜试验。据新华社
通过邮件,担任第二次海试下潜任务的唐嘉陵讲述海底见闻
海底软如奶酪,静如荒漠 半岛都市报6月22日讯(记者 李保光) 6900多米的海底是什么样子?第二次下潜时,潜航员在海底布下了什么标志物?22日,担任此次7000米级海试第二次下潜任务的唐嘉陵通过邮件,向记者描述了此次下潜的所见所感。
东莞市辰星(天行)自动化机械手有限公司 “这次下潜会在海底看到什么?能否遇到一些奇异的生物?”尽管早在一年前,唐嘉陵就曾驾驶“蛟龙”号到达 5188米的深海位置,但在执行7000米级海试第二次下潜任务之前,唐嘉陵还是有些兴奋,期待着在深海有新的发现。
“当我真正下潜到6900多米的海底时,跟我想象完全不同,看到的不是深邃和光明,而是一片荒芜和贫瘠。”唐嘉陵说,海底是平坦的一片,既没有想象中的石头,也没见到发光生物。“这里的海底不像沙滩,反倒是更像是柔软的奶酪。”唐嘉陵描述道,由于海底堆积了厚厚一层沉积物,呈细细的粘稠和胶着状,颜色介于淡奶黄色和浅褐色之间。
“我驾驶‘蛟龙’号用机械手轻轻一推,这些沉积物就会自然散开,就像战争产生的硝烟弥漫开来。”此外,在沉积物取样时,底泥就像黏稠的奶油一样流动。最终,唐嘉陵只能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把取样器插下去,然后慢慢地拔起来。“用了很长时间才把样品完好地取到。”他说。
除此之外,唐嘉陵还在海底看到了一些动物。“这些动物都只有指甲盖大小,看上去就像陆地上的昆虫。”他说,由于机械手空隙比较大,最终也没有成功捕捉到这种小虫子。“联想到平坦的海底中那些透气的小孔,我估计这些小孔可能都是海洋生物活动的痕迹。”唐嘉陵说。
在海底,唐嘉陵完成了取海水、沉积物样品、摄像、照相等许多作业。那么,此次下潜布放的标志物又是什么呢?“只是一个印有‘中国载人深潜蛟龙号第47次下潜’字样的蓝色小牌子。”
唐嘉陵说,因为海底特殊的工作环境,看似简单的布放任务,也变得坚难起来。“将潜水器坐到海底时 ,底流像风儿一样流过,海底的那些小生物四处闪躲,推力器荡起了一层泥烟雾,有几层楼高。”
“等这些烟雾都消散后,我才又慢慢地用机械手把标志物放到海底。”唐嘉陵表示,等海底的“烟雾”完全消散后,他才在视窗前拍了一张带有标志物的照片。“当时感觉自己像是到达了月球一样。”在谈及当时的感受时,唐嘉陵这样描述道。
东莞市辰星(天行)自动化机械手有限公司 深海基地将助推蓝色经济 国家深海基地落户即墨会给青岛带来什么影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保华表示,深海基地就像卫星发射基地一样,对于青岛市的海洋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成后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将为青岛市在海底观测监测、深海探测作业、深海运载器、深水油气资源与海底矿产资源勘查、深海生物资源利用、海上新能源发电等海洋科技创新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刘保华说,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将成为全国深海科学技术开发的引擎以及深海产业孵化的“桥头堡”,为山东半岛和青岛市的蓝色经济区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东莞市辰星(天行)自动化机械手有限公司
电 话:0769-82228854
传 真:0769-83480366
联 系 人:陈先生
手 机:13215364905/13310804674
公司主页:
www.dgchenxing.com电子邮箱:
936958002@qq.com